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(记者刘铭)儿童酱油、儿童儿童面条、川省儿童奶酪、消委儿童牛排……近年来,示贴食品标有“儿童”二字的着标食品受到广大家长青睐,价格也比同类普通食品高。未必6月6日,更健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、儿童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提醒家长,川省包装有“儿童”字样的消委食品不一定比普通食品更适合儿童,关键看标准和配料表。示贴食品
调查发现,着标包装标有或宣称“儿童”的未必食品种类繁多,销量也比较高。更健以网上销售的儿童一款吐司为例,产品宣称“儿童营养吐司”,月销量达2万单,但配料多达22项,执行标准是普通面包国家标准。还有一款月销量达3000余单的意面,包装虽没有“儿童”二字,但宣传图却标注“儿童意面”,咨询客服“与普通意面有何区别”时,对方表示“面是螺旋面,其他都是一样的”。
两部门提醒称,其实,目前世界卫生组织(WHO)和各国对儿童概念均无明确统一的规定。根据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》问答第二十九条解释,可以理解为:已满36个月但不满15岁的人群均可认作儿童。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并没有儿童食品这一概念。我国只有针对0至36个月的婴幼儿配方食品、辅食的相关食品安全标准,如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》(GB10765—2010)、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》(GB10767—2010)、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》(GB10769—2010)等。还有一些涉及儿童食品团体标准,如《儿童速冻含馅米面食品》(TCGCC34—2019)、《儿童肉类制品通用要求》(T/CMATB9002—2021)。因此,消费者不要以为食品包装或宣传页面注明“儿童”就一定更符合孩子生长发育需求。在执行相同标准的前提下,其实市面上打着“儿童食品”旗号的产品与同类普通食品成分没有太大区别。
除了食品领域,其他领域产品也存在打着“儿童”旗号,实质与普通商品没有区别的现象,目的是迎合家长爱孩子的心理从而卖出高价。在没有强制标准的情况下,市面上有的“儿童食品”不仅与普通食品没有太大区别,有的厂家为了迎合儿童口味,甚至可能加大调味料或添加剂的使用。判断食品适不适合孩子吃,关键看标签执行标准以及配料表,优先选择配料表比较简单以及少油、少糖、少盐的食品。
责任编辑:李佳榕
评论列表
本报讯 记者林书修)近日,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财政厅发布《关于做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“互联网+职业技能培训”工作的通知》,鼓励支持劳动者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,以提升劳动者素
2025-08-27 17:494月26日下午,2024年西昌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西昌召开,总结回顾2023年工作推进情况,安排部署2024年工作计划。州委常委、西昌市委书记马辉出席并讲话。会议指出,2023年,西昌市累计接待游客2
2025-08-27 17:253月6日,汉阴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印发通知,将《防雷安全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)》和《化学品仓库建设工程和场所防雷安全隐患排查要求标准试行)》转发至县公安局、住建局、文旅广电局、经贸局等行业监
2025-08-27 17:13在第115个“三八”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,汉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“疾控巾帼展风采,健康迈向新征程”为主题,精心策划开展系列活动,致敬女性职工在公共卫生战线的辛勤付出,展现新时代疾控女性的卓越风采与
2025-08-27 16:29